搭建“入企e码通”执法监督平台
赋能惠企利民减负提效
市政府办、市大数据局
【编者按】近年来,枣庄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法治为民服务宗旨,坚持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聚焦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推选一系列成效突出、企业安心、群众满意的法治为民实事和典型经验做法,现陆续进行刊发。
一、解决突出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涉企执法监管工作,探索推行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综合监管“一件事”等工作机制,二十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民营企业行政检查”的要求,为涉企执法规范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7月3日,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要求对涉企执法进行事前报备、事中留痕、事后评价,最大限度整合涉企执法检查事项。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约束规范入企执法行为,保护企业家权益,枣庄市聚焦解决入企执法检查多、检查频,逐利执法、过度执法等问题,创新推出集“执法备案、入企扫码、企业评价、跟踪问效”功能于一体的“入企e码通”平台,探索构建入企执法活动“发起—执行—监督”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二、具体工作举措
(一)全面“统”,提升涉企执法透明度。秉持“简便易操作”理念,依托山东通开发“入企e码通”平台,统一执法领域、人员、行为各方面,推动涉企执法全环节信息透明可查。一是领域统一录入。按照编办核定的执法监管职能,平台覆盖全量涉企执法业务,设置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31个领域检查事项,涵盖市区镇三级涉企执法单位1280个,全市涉企执法检查各领域各层级均纳入平台监测管理。二是人员统一使用。将全市执法人员全量动态纳入平台,目前10328名执法人员已完成“入企e码通”平台注册,实现“一人一端口、执法全覆盖”。开展平台使用业务培训50余次,结合执法知识学习、业务活动会议等日常工作,制作发放平台操作手册、宣传明白纸,确保执法人员尽快熟练操作使用。三是行为统一备案。分领域制定检查清单,针对“双随机、一公开”等计划类执法检查,要求各执法部门至少提前3天备案,相邻时间段(相邻3日)对同一企业的多部门检查,系统将自动合并;针对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临时安排的非计划类执法检查,平台开设“绿色通道”,执法人员离企前可扫码补充备案。此外,平台明确专人对事项、人员、时间等备案信息进行审批,确保执法检查合法合理。
(二)当面“扫”,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度。全面落实入企备案扫码制度,持续完善“入企e码通”平台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张贴企业码无遗漏。按照“一企一码”原则,市级统一生成企业专属二维码,结合“遍访企业问需求”等活动,由镇(街)帮包专员指导企业留存电子版、张贴纸质版,并定期对破损、丢失的二维码进行更新维护,目前,全市8万余家正常经营企业全部覆盖张贴。二是入企必扫码全覆盖。将“入企e码通”平台应用作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除紧急情况外,各类执法行为必须严格落实现场扫码入企原则,未经扫码报备不得私自入企开展执法活动,截至目前,入企扫码率超过94%,有力约束了“乱执法”行为。三是合力广调研保实效。市营商环境专班会同市大数据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平台应用工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10余次,优化工作流程40余项,指导工作完善提升,确保取得实效。
(三)背面“评”,提升企业应用参与度。为提高企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背对背”评价机制。一方面,线上开辟“自助评价”渠道。入企执法结束后,平台生成评价二维码,企业负责人可现场微信扫码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也可事后通过登陆“爱山东”APP查看本企业已入企的执法情况,并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监督、提出意见建议。自平台运行以来,通过线上渠道收集有效评价28条,均明确专人跟踪反馈办理。另一方面,线下开展“会企问效”活动。结合“科技下午茶”“益企营商行”等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组织企业开展“会企问效”系列活动20余次,宣讲政策、收集诉求,同时,对“入企e码通”宣传应用以及入企执法行为通过问卷等形式邀请企业评价,全面提升企业监督效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四)多面“析”,提升执法监督精准度。注重数据支撑强大作用,开发多维数据分析后台系统,明确专人对执法计划、入企次数、检查事项、企业评价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针对性指导工作不断提升。一是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平台动态监控全市入企执法检查情况,对短时间内到某个企业检查多、检查频的单位或人员进行预警提醒27次,对下步检查提出合理建议,要求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二是按月通报,精准纠偏。每月汇总后台数据,重点围绕入企检查计划、备案扫码数、企业迎检数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专班现场调研、日常受理举报等情况,对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通报,目前共下发通报3期,高效保障工作落实。三是年终报告,全面提升。年终全面深度挖掘数据要素,汇总全年涉企执法情况,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工作分析,查找问题不足,提出工作建议,形成高质量分析报告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三、取得实际成效
自2024年3月“入企e码通”平台运行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平台应用要求,全面开展业务培训,加快推动宣传应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整体看,全市共落实执法备案5501次,其中,入企扫码5363次,扫码率为97.5%,有效合并执法检查66次,实时监测异常执法行为并进行预警提醒112次,企业反馈好评率达95.8%。今年以来,全市涉企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1444次,降幅22.34%。从个体看,以市应急管理局为例,2024年1—10月入企执法检查次数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率达28.77%,下达处罚文书394件,同比减少261件,处罚金额663万元,同比减少292万元,为企松绑减负成效明显。
专栏编辑: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