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集中攻坚、实干奋勇争2024年枣庄市司法行政工作成
聚焦新要求
全面依法治市成效显著
打造新格局
服务中心大局能力提高
立足新起点
法治惠民工作全面增强
紧盯新形势
社会安全稳定不断夯实
展现新作为
思想能力作风系统提升

聚焦新要求
全面依法治市成效显著
【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筹备召开委员会及办公室全体(扩大)会议4次、协调小组会议5次;负责承办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法、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活动7次;在全省率先制定《枣庄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题述法及评议工作办法》。

【督促法治建设责任落实】
制定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实施方案,3个督察组开展法治建设全面督察检查;出台《枣庄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实施纲要》,细化分解责任,助推“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实施;在全省率先启动法治为民实事推介活动;组织全市3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素养测试。
【着力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
深化“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提升工程,高质量承办“山东省2024年宪法宣传周暨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普法宣传活动‘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巡演走进枣庄”活动,司法部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及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创新座谈会在枣召开,法治宣传影响力持续攀升。


打造新格局
服务中心大局能力提高

规避合同协议风险损失
10.2亿
对55件市级合同协议进行审查,提出法律意见300余条,规避合同协议风险损失10.2亿元。
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1017万
营商
环境
梳理“不罚、轻罚”清单501项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636项,运用“清单”执法5825件,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1017万元。
合法性审查
100%
完善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标准规范,市、区、镇三级合法性审查机制覆盖率达100%。
纠错决定
106件
累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255件,作出纠错决定106件,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时限同期压减25%。

立足新起点
法治惠民工作全面增强
建强基础平台 大力实施基层阵地“四化工程”,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全市有59个司法所拥有独立业务用房,所均专职工作人员3名以上。将“12348”转网并入“12345”热线系统,实现“双线并行”,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全面打造“城市十分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保障民生福祉坚持“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常态化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及经济困难重点人群急难愁盼问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00余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520余万元,持续擦亮“阳光法援”服务品牌。


护航产业发展深化“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活动,全市8个律所专业团队开展法治体检138场次。印发《枣庄市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2024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以法治力量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紧盯新形势
社会安全稳定不断夯实
【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效能】
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提升年”活动,出台《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标准》,细化12项任务指标。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打造“1+2+x”教育帮扶模式。在全省率先为基层配备自助矫正终端,各区(市)均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任务,司法部调研组给予高度评价。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择优选派22人入驻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负责8个窗口值班工作。完善公调、诉调、访调对接机制,打造“金融非诉”“小红伞”等基层调解品牌,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市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382次,化解矛盾纠纷8467件,调解成功率99%。


展现新作为
思想能力作风水平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 展现新作为,思想能力作风水平提升。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5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组织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政治轮训班5期;实施四项融合式举措,持续擦亮“党建聚力·法治为民”党建品牌;局党组会议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研究党建工作9次;开展“四强”支部创建,命名“五星级”党支部14个。深化联建共建,开展“双百联建 助企惠民”行动,增强党建工作效果。高质量开展述职评议,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取得实效。


从严管党治警召开全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安排和党建工作要点,印发《2024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局机关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65份,压实廉政责任。开展廉政谈话和廉政风险点排查,覆盖机关全体人员和处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条例》,通报本系统违纪违法案例,观看《警鉴》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现场警示教育,真正把廉政建设和纪律教育融入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