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山东法制报》在头版以《法治护航“榴花”香——枣庄市以法为“纲”,助力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刊发了枣庄市坚持把“法治助榴”作为发展石榴产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法治保障,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典型做法。

文章详情如下:
“这个大棚可以容纳2万盆小型石榴盆景过冬,如今,咱老百姓经营石榴盆景生意的底气更足了。”2024年12月27日,当记者走进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深处的一处保温大棚时,正在修剪石榴枝条的果农高兴地说。
果农的底气来自哪里?《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让他们信心倍增。2024年 12月1日,全国首部石榴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法规形式护航枣庄石榴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制定《条例》是枣庄护航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组合拳中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枣庄市坚持把“法治助榴”作为发展石榴产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法治保障,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将立足本职,扎实推进《条例》施行,为石榴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更加系统的制度支持和保障。”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孙守春告诉记者。
专项立法 筑牢“法治根基”
为更好地以法治护航枣庄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2024 年,枣庄市将《条例》列为重点立法项目,并成立专班推进,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保证各部门、各环节有效衔接和运转。
为充分汇聚立法智慧和力量,枣庄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市法制委、市法工委、市农业农村委和市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组成的立法工作专班,先后走访全市200多名石榴产业链从业人员,向全市130多名石榴产业领域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召开3 次基层群众座谈会,8次深入石榴产区现场调研,征集群众意见8000余条,采纳400余条。
“榴”住人才 注入“法治活力”
枣庄市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组法治精兵、 建法治队伍,激发石榴产业企业经营发展活力。依托“榴枣归乡”工程,人才政策全面发力,通过优化政策、筑巢搭台、 依托项目等方式,吸引广大法治人才归乡,引进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9人、博士 2人,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近年来,枣庄市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法润榴企”服务团队,开展“司法助企·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增强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助推石榴产业发展。同时,常态化落实法治环境监督员、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工作机制,从人大、政协、石榴企业、律师事务所等聘请20 名法治环境监督员,设立20家企业“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规范法治环境监督员工作职责,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立企业、群众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新机制。
“榴”心服务 建强“法治载体”
“行政审批服务局和生态环境局的能评和环评辅导帮了我们大忙,为我们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采访中,枣庄百乐可公司石榴气泡健康饮品项目负责人王先生高兴地说,在项目策划生成阶段,两部门明确告知企业环评报告表、节能报告等编制要求,有效避免了来回提交材料,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节约了办事时间,让项目更快投产运营。
近年来,枣庄市以企业法治需求为导向,坚持政策引导、优化审批服务、加强要素保障,跑出了石榴产业发展“ 加速度”。 构建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模式,整合45个部门、单位涉企服务资源,联合司法、审批、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10余个部门单位,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项目投资建设中心,一链办理石榴产业投资兴产涉及的15项高频事项,实现石榴产业项目审批瘦身加速。
同时,开展涉企尤其是石榴相关企业不公平政策清理工作,紧盯“枣解决·枣满意”平台中石榴种植户诉求情况,推动解决石榴种植户在政策落地、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以精准优质法律服务护航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峄城石榴”地理标志保护、石榴古树保护,鼓励和支持石榴产业内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提升石榴品牌效应,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依法护“榴”传递“法治声音”
“石榴是咱们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保护好石榴知识产权就是攥牢发展的‘金钥匙’。”近日,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联合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在峄城区万亩榴园共同开展“石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专题宣传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一道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大餐。
枣庄市统筹全市法治力量,全过程加大石榴产业法律服务供给,为产业发展撑起“法治盾牌”,真正让石榴果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枣庄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专业法律知识优势,对石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章制度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帮助、指导石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企良性互动,排查涉及石榴产业全环节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枣庄法院重拳打击破坏石榴产业发展的行为,畅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渠道,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石榴案件,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枣庄检察机关开展“峄城石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宣传活动,针对如何加强企业内外部风险防控、企业品牌保护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鼓励商户积极申请使用“峄城石榴”地理标志,提高产品竞争力。
枣庄公安机关积极向商户普及法律法规,发放反电商诈骗传单,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倡导依法、诚信经营,不以次充好,不缺斤少两,不“欺客”“宰客”,净化石榴市场风气。
来源: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