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司法局!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网站首页 依法治市 司法行政 法律服务 政务服务 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互动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司法行政 > 工作动态
扎根基层保平安——记“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徐恭义
发布时间:2019-02-21
  

  1月30日,司法部召开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表彰大会,枣庄市台儿庄区司法局涧头集司法所所长徐恭义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

  自1997年从事司法所工作以来,徐恭义同志已在这个岗位上奋战了22个年头。22年来,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挑重担、踏实工作,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00余件,化解重大信访纠纷127件,开展法治宣传215场次,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78名、安置刑满释放人员172人。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跨省邻边”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涧头集镇位于鲁苏交界处,流动人口众多,是民间纠纷多发区域。再加上临边地区利益主体分散,思想观念多元,矛盾纠纷呈现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升级快、难调处的特点。有时矛盾纠纷发生后,由于管辖权限不明,增加了调解的难度。

  针对这一实际,徐恭义同志主动牵头,与相邻的徐州市铜山县、贾汪区等联合,签订协议书,成立了跨地区纠纷联合调解机构。矛盾纠纷发生后,以一个调解组织为主,其他区(县)调解组织协助,共同调解纠纷。调解时,参与调解的组织互相配合,使调解工作富有成效;调解协议达成后,由为主的调解组织保管档案材料,各调解组织督促本辖区内当事人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跨地区排查调处机制的建立,加强了跨省邻边地区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了临边地区纠纷发生后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处理的良好态势,防止了矛盾的激化。

  

整合多方资源,组建全市首个镇级矛调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台儿庄区进入了一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基层矛盾纠纷呈多样化趋势,群体性事件、信访问题逐渐突出。

  为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处理水平,该同志牵头组建了全市首个镇级矛调中心,整合基层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力量,集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搭建了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平台,提升了基层社会矛盾发现、控制、处置水平。

  中心按“统一受理、分流处置”的原则运作。矛盾纠纷发生后,由受理科受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流指派;被指派人员负责矛盾纠纷调查、调解、执行、回访全过程,实现了“一条龙”受理、“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建立了专家研判制度,对于疑难矛盾纠纷,组织专家会议进行研判。对于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矛调中心建立以来,无论是在关键时间节点维稳,还是在日常矛盾纠纷化解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镇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现象明显减少,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坚持四个融合,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在不断的实践中,徐恭义认识到,处理已发生的矛盾,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工作,则需要抓好公民的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此,他坚持以“四个融合”为重点,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将普法与村民自治相融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村民需求,组织人员加强对人民调解、惠民政策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协助健全和完善村自治制度,引导村民依法自治、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将普法与法治镇、村创建相融合,坚持并深化“依法治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模式,每年组织对村“两委”成员、农村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学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将普法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融合,针对征地拆迁、安全生产、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村、法治进校园等活动,使广大群众提高了“法在身边”的意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将普法与载体创新相融合,在充分运用宣传栏、展板、广播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利用村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普法,实现了“受众在哪里,普法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管理服务并重,积极探索社区矫正“三关”工作法

  社区矫正是基层司法所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与基层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徐恭义同志始终坚持基础求实、工作求细、管理求活、注重创新的“三求一注重”工作思路,探索社区矫正“三关”工作法,提升了工作效果。

  首先,从源头把好入口关。建立判前调查评估实行三方会审制度,司法局、司法所、社区三方对被调查对象认真评估,确保评估意见的准确性、适用性、科学性和人性化,最大程度减少误判。

  其次,日常管理中把好归口关。建立严格的惩戒制,按照严管、普管和宽管三类,针对不同管理对象,狠抓日常帮扶教育监督管理不放松。

  最后,解矫时严把出口关。对于矫正期满人员,本着对矫正对象、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对其日常报到、教育学习、公益劳动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心理、道德知识测试,考核合格后,为其办理解除手续,保证出矫一个,合格一个。